為什麼抽水肥頻率這麼重要?
化糞池內的污泥會隨時間沉積,若未定期清理,不僅分解功能下降,還會造成排水倒灌、臭味外洩。
定期抽水肥的關鍵在於:
• 維持化糞池容量充足。
• 保護排水與管線壽命。
• 避免環境污染與罰款。
而抽水肥的最佳頻率,取決於人數、使用量與池體大小。
住宅型抽水肥頻率建議
一般家庭使用狀況穩定,建議:
• 獨棟住宅或透天厝:每 2~3年 抽水肥一次。
• 公寓或大樓共用化糞池:每 1~2年 安排清運。
若家中人數較多、長時間有人居住,應縮短週期至約1.5年。
技師提醒:若聞到臭味或排水變慢,代表池內污泥已接近上限。
社區與大樓的抽水肥規劃
社區型化糞池通常容量較大,但使用頻繁。
建議作法:
1.每年由管委會委託合法業者進行液位檢查。
2.若平均使用戶數超過50戶,應每 1~1.5年 抽水肥一次。
3.建立清運紀錄檔案,方便日後稽核與報修。
這樣的制度能確保全社區排水暢通、異味減少,也方便預算編列。
簡易抽水肥週期計算公式
若想自行估算,可使用下列公式:
抽水肥週期(年)= 化糞池容量 ÷ (每日平均用水量 × 使用人數 × 365 × 沉積係數)
沉積係數建議取 0.0005~0.001。
例如:容量5噸、5人家庭 → 約每2~2.5年需抽水肥一次。
延長抽水肥週期的小技巧
• 減少油脂與固體排入:降低沉積量。
• 保持排氣管通暢:促進分解。
• 使用環保益菌粉:提升化糞池分解效率。
• 避免使用強酸強鹼清潔劑:保護菌種存活。
適度保養能讓化糞池保持健康,減少抽水肥次數。
結語
抽水肥的頻率沒有固定答案,但只要根據使用條件合理安排,就能長期維持衛生與環保。

